中药方柴胡解热汤 的组成功用加减化裁及病毒性感冒、持续性低热的临床医案

  中药方柴胡解热汤 的组成功用加减化裁及病毒性感冒、持续性低热的临床医案。

  【方名】柴胡解热汤  

  【来源】老中医自拟方,由《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化裁而来。

  【名老中医】聂惠民  

  【科别】肺系外感疾病

  【组成】 柴胡10g , 黄芩10g , 法半夏10g , 金银花10g , 连翘10g , 芦根15g , 炙甘草5g。

  【功用】解表退热

  【方解】此方以少阳病的主方小柴胡汤为基础方加减而成。聂老在柴胡解热汤中用小柴胡汤的目的是取小柴胡汤和解枢机的作用。对于临床上外邪束表,汗之不当,表邪传经,或早用攻下,引邪内陷,或过服寒凉,冰伏外邪,以致肌表闭,邪郁化热,身热不退的病人,聂老创立了柴胡解热汤。

  方中柴胡气质轻清,味微苦性微寒,苦味最薄,能退表里之热,祛三阳不退之邪热,用之为君。黄芩味苦性寒,气味较重,能泄火气,退三阳之热,清心降火,用之为臣。半夏味辛微温,邪初入里,则里气逆,辛以散之,是以辛物为之助,故用半夏为佐,以顺逆气而散邪也。甘草甘平,作用有三:一者扶助正气,使内邪不留,外邪勿入;二者防邪内入,使三阴免于受邪;三者甘补之性,抑制柴芩苦寒之性,以免伤正。金银花味甘性寒,连翘味苦性寒,二者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解表的同时,兼顾了温热病邪易蕴结成毒及多夹秽浊之气的特点。热盛则津伤,芦根性甘寒,不但可以清热,还可以生津,为佐使药。并且金银花、连翘、芦根都属于温病学中具有透热转气功效的药物。

  聂老不但精于伤寒,而且对于温病的理论也非常精通。“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方可清气,入营还可透热转气。”,所以聂老把伤寒论和温病学的理论进行了紧密的结合,创立了临床疗效非常显著的柴胡解热汤。

  【主治】邪郁身热,咽喉疼痛微赤,咳嗽,舌尖红,苔薄淡黄,脉数。

  疾病分期

  【临床应用】应用于外感发热,感染性发热,病毒性感冒,高热,持续性发热,咽喉疼痛,咳嗽等证。

  【中医病名】外感发热

  【西医病名】感染性发热,病毒性感冒,高热,持续性发热,咽喉疼痛,咳嗽

  【加减化裁】热甚者加生石膏(先煎);咽喉疼痛,大便秘结者加牛蒡子,玄参;咳嗽甚者加川贝,桔梗;扁桃体肿大者加生牡蛎,浙贝;饮食积滞者加炙鸡内金,炒三仙;口渴甚者加麦冬,花粉;头痛甚者加薄荷,川芎。

  临床验案

  【医案名称】案一:外感发热,(病毒性感冒)扁桃体肿大。

  【医案内容】患儿女,5岁,1998年7月14日初诊。外感发热4天。体温38℃-39℃。西医诊断:病毒性感冒。经西医输液治疗,身热不退。既往患者有高热惊风病史。家属给予紫雪丹退热。体温仍持续在39℃左右,故求助中医治疗。证见:发热不退,体温38.9℃,皮肤扪之灼热,呼吸短促,咽喉红赤疼痛,口唇干燥,有轻微咳嗽,纳差,夜卧不宁,小便短少,大便粘秽不爽,舌尖红,苔淡黄略腻,脉浮数,指纹紫。检查:双侧扁桃体肿大。辨证为风热夹湿犯表,肺中郁热亢盛,脾胃不和。法当清热解表为要。处方:柴胡10g,黄芩10g,生石膏(先煎)10g,竹叶8g,栀子10g,豆豉5g,生炙甘草各2g,芦茅根各10g,川贝10g,薄荷4g,藿香8g,荷叶5g。服药3剂后,热退便通,咳嗽消失。因为小孩扁桃体肿大,后经过7剂调理而安。

  【医案名称】案二:持续性低热。

  【医案内容】患者女,20岁,2005年1月20日初诊。患者自述,半月前曾患感冒,已治愈。1周前开始,不明原因发热。低热,午后为甚。时有恶寒,多梦,口苦,右腹时痛。经行腹痛。现发热,恶寒,多梦,口苦,右腹时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沉略细。1年前,曾患阑尾炎,并行阑尾切除术。辨证为表里俱病、内热郁滞。治疗应解表清里,解郁退热。柴胡解热汤加减。处方:丹皮12g,金银花20g,生栀子12g,金钱草15g,柴胡10g,黄芩10g,败酱草10g,连翘12g,茯苓10g,法半夏10g,桑白皮10g,桑叶10g,豆豉10g,生甘草6g,陈皮10g,炒神曲12g。7剂后体温正常,月经来潮,较前次月经,腹痛有缓,血块少。表邪已解,故不复恶寒。内蕴之热,从表透出,故体温降低。郁热除,气机畅,故经痛缓解。仍继以前方7剂,巩固疗效。

  【注意事项】临床应用本方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宜清淡,忌食生冷辛辣油腻,并注意多饮水,保暖,避免再次外感。

  。

作者 杏林学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