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全国名中医贾六金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机的论述

  首届全国名中医贾六金教授通过望闻问切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病机的论述:

  1、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人身之中,气为卫,血为营,营血为脾胃禀水谷之精所化生,总统于心,藏受于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肾,可调和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以灌溉一身。血与五脏相关,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生血,同时脾气统摄血液不溢出脉外。肾藏精,精血同源以化生,故血源于肾,如《张氏医通·诸血门》载:“精不泄,归精于肝而化清血。”西医认为血小板来源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是血液中的重要成分,并直接参与人体的止血凝血机制。将西医与中医的观点融会贯通,可发现血小板的产生及其作用机制与中医血生于脾、源于肾、脾主统血等理论不谋而合。

  小儿本有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特点,先天禀赋不足,或病后失调,脏腑损伤,脾虚无以化气血,营卫失其化生之源无力抗邪或肾虚精气匮乏,精血不足以互为化生,出现阴血不足,正气亏虚,外感诸邪致病。脾虚失其统摄血液之责,肾失封藏,精微外泄,长期慢性出血又可致血亏而精损,出现脾肾两虚。故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乃为病之本。西医认为ITP是由自身抗体与血小板抗原结合,使血小板被破坏出现血小板寿命缩短、数量减少导致出血,另外同抗血小板抗体作用于骨髓巨核细胞,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2]。其发病机制正与中医脾肾两虚、气血不足相对应,中医与西医认识该病可谓殊途同归。

  2、 外邪侵袭,化热伤络

  《幼科金针》言:“小儿稍有寒热,或生青紫斑点,大小不一,但有点而无头,色紫若葡萄。发于头面者点小,身上者点大,此表证相干,直中胃腑,邪毒传攻,必致牙宣。”可见小儿血证发生与邪毒侵袭有关。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实,极易感邪,且为纯阳之体,平素所患热病最多,外感六淫,内伤饮食,气留不行,血壅不濡,化热妄动,迫血妄行发为紫癜,如《景岳全书》言:“动血之初多由火。”诸般热邪皆可伤络导致血溢脉外,正如《黄帝内经》云:“不远热则热至,血溢、血泄之病生矣。”西医认为ITP多由病毒感染引发[2],而病毒感染等原因可归属于中医邪气范畴。

  3、血失常道,变化瘀血

  血妄行于脉外成离经之血,未得及时消散为瘀血,如《血证论》言:“离经之血虽清血,清血亦是瘀血。”且邪热焦灼津液,热与血结成瘀,或因久病气虚,血运无力而致瘀,或前医不明清解之法,见出血便用收涩敛血药物,也可致血滞不行。久病瘀血凝积不去,阻碍新血不生,阴血不得归经,又可致血溢于脉外。是以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影响疾病的转归与发展,不可不顾。

  贾六金教授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或邪毒耗伤气血,而余邪不尽者,病情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如《医宗金鉴》言:“青紫斑点其色反淡,久则令人虚羸。”ITP病机当立足脾肾两虚、气血不足为本,诸般邪气化热迫血妄行脉外是疾病的主要病因,离经之血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以热、虚、瘀为主要病机。

收藏
打赏
武汉男科老中医教授:早泄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这7个原因不少男性都曾有过
上一篇
湖北真正厉害的老中医教授:眩晕症发作频繁但各种检查没问题有什么办法能治好?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注册不是必须的

生成中...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