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十大名老中医名单:心慌时不时发作,每次持续10分钟左右后缓解怎么治好?患者男,5岁。初诊诉心慌3月,近三天症状加重。病史:患者心慌3月期间,曾多方求治,予中西药治疗后症状虽然稍有缓解,但仍反复。3天前于劳累后心慌复作,口服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遂慕名来门诊求治。诊见:心慌,时作时止,每次持续约10分钟左右后缓解,偶有胸闷、气短,口干,身困,夜寐不安,纳可,二便正常,舌红苔白,脉沉稍数。
辨证分析:患者年逾六旬,气阴渐亏,心失所养,心动不安,发为心慌;心位居胸中,心气亏虚,胸中宗气运转无力,气机不畅,故见胸闷、气短。阴亏津液无以上承,故见口干。气虚则形神失养,故见身困疲乏。心之气阴两虚,心神失于养护,心神不安,故见夜寐不安。
中医诊断:为气阴两虚证,治法:以益气养阴,宁心定悸,处方:生脉散加减。
方药组成:天麦冬、五味子、太子参、黄芪、炒枣仁、柏子仁、鸡血藤、谷麦芽、丹参等等,开中药7剂代煎服,日1剂,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外以针灸治疗,针刺取穴内关、神门、郄门、心俞、巨阙、太溪、肾俞等,留针30分钟。
二诊,针灸治疗及7剂药后心慌较前减轻,仍有口干,舌淡苔白,脉沉。药已中的,仍见口干,知阴液未复,故加石斛以滋阴生津止渴,加大量炙甘草以益气养心。予上方加石斛、炙甘草。开中药7剂代煎服,外以针灸治疗。
三诊,针灸治疗及7剂药后患者自觉心慌发作次数减少,程度较前减轻,口干亦较前缓解,舌淡苔白,脉沉。上方黄芪改量以补益正气,加香附行气,使其补而不滞。开中药14剂代煎服。三诊后患者心慌未作,余症皆有所缓,为巩固疗效,坚持随诊半月,诸症皆消,后门诊随访未再反复。
生脉散加减处方之方解:
方中人参易为太子参,补气兼可养阴生津。天冬、麦冬甘寒,养阴生津。五味子之酸收,配太子参以补固正气,伍天麦冬可收敛阴津。一补二润一敛,共奏益气养阴生津之功。黄芪补中益气,合太子参以补足正气。葛根甘凉,性升,能鼓舞脾胃清阳之气上升,以生津止渴。再添炒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牡蛎重镇潜阳以安神。气虚无力行血,故加鸡血藤、丹参活血化瘀。山楂、谷麦芽健脾益胃,顾护脾胃之气。诸药合用,补其正气,滋其阴液,以宁心定悸。